书名 : 临安县志
内容简介: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唯物史观记述县情,存真求实,力求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反映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一、通述古今,详今略古,断限上起建置,下迄1988年,个别内容延至搁笔。一、体裁采用记、志、传、图(照片)、表、录等、以专志为主体,横排竖写,纵横结合,计34编、164章、422节,并设编首、编末。
编纂人员:蔡涉
编纂单位:临安县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单位: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书籍格式 : PDF
出版时间 : 1992
书籍清晰度 : 清晰版
书籍完整性 : 完整 ·
图说
大事记
第一编 政区
第一章 建置沿革
第二章 县境
第一节 变迁
第二节 现境
第三章 行政区划
第一节 唐至清代行政区划
第二节 民国时期行政区划
第三节 解放以后行政区划
第四章 县城——临安镇
〔附〕原於潜县城垣
原昌化县城垣
第五章 区、乡(镇)、村
第一节 玲珑区
第二节 於潜区
第三节 昌化区
第四节 昌北区
第二编 自然环境
第一章 地质
第一节 地层
第二节 地质构造
第三节 侵入岩与火山岩
第四节 矿产
第二章 地貌
第一节 地貌特征
第二节 地貌类型
第三章 山脉
第一节 天目山脉
第二节 昱岭山脉
第三节 低山丘陵
第四章 气候
第一节 气候特征
第二节 气温与热量条件
第三节 降水
第四节 光照
第五节 风、雾、雷暴、气压
第五章 水系
第一节 溪流
第二节 水文
第三节 水资源
第六章 土壤
第一节 土壤分类
第二节 土壤分布
第七章 野生植物
第一节 裸子植物门
第二节 被子植物门
第八章 野生动物
第一节 兽类
第二节 鸟类
第三节 爬行类
第四节 两栖类
第五节 鱼类
第六节 昆虫类
第七节 其他动物
第九章 灾害性天气及其他
〔附〕历代灾异简录
第三编 经济综述
第一章 国民经济发展
第一节 国民生产总值
第二节 工农业总产值比重与指数
第三节 建设投资
第二章 生产关系变革
第一节 土地改革
第二节 农业合作化
第三节 人民公社
第四节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第五节 私营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第六节 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第三章 经济体制改革
第一节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二节 工业经济体制改革
第三节 商业经济体制改革
第四章 人民生活改善
第一节 国民收入与消费水平
第二节 城镇居民生活水平
第三节 农民生活水平
第四编 农业
第一章 土地
第一节 耕地开发
第二节 土地管理
第二章 农机具
第一节 传统农具
第二节 农业机械
第三节 农机管理
第三章 农业区划
第四章 耕作制度
第一节 水田
第二节 旱地
第五章 粮油作物
第一节 水稻
第二节 麦
第三节 杂粮
第四节 油菜
第六章 畜禽
第一节 猪
第二节 牛、羊、兔
第三节 家禽
〔附〕蜜蜂
第七章 蔬果
第一节 蔬菜
第二节 水果
第八章 水产
第一节 库塘养殖
第二节 自流水养殖
第三节 鱼种生产
第四节 特种水产品
第九章 农技推广机构
第五编 林业
第一章 森林资源
第一节 面积、蓄积
第二节 森林植被
第三节 古树名木
第二章 营林
第一节 采种育苗
第二节 植树造林
第三节 林木抚育
第四节 封山育林
第三章 森林保护
第一节 林政法规
第二节 森林防火
第三节 病虫防治
第四章 林业产品
第一节 木、竹、薪炭
第二节 栗、榧、柿
第三节 木本油料
第四节 化工原料
第五节 其他产品
第五章 采伐储运
第一节 采伐
第二节 集运
第三节 仓贮
第六章 林场
第一节 国营林场
第二节 集体林场
第三节 户办林场
第六编 自然保护区第一章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
第一节 植物种类
第二节 动物种类
第三节 微生物
第二章 龙塘山自然保护区
第七编 特产
第一章 茶叶
第一节 栽培
第二节 采制
第三节 名茶
第二章 蚕桑
第一节 栽桑
第二节 养蚕
第三章 笋
第一节 鲜笋
第二节 笋干
第四章 山核桃
第一节 分布、产量
第二节 采制
第五章 山茱萸、於术、银杏
第一节 山茱萸
第二节 於术
第三节 银杏
第六章 昌化鸡血石
第七章 其他特产
第八编 水利
第一章 蓄水工程
第一节 山塘
第二节 水库
第二章 引水工程
第一节 堰坝
第二节 渠道
第三节 引水隧洞
第三章 提水工程
第一节 机埠
第二节 水轮泵站
第三节 喷灌
第四章 防洪工程
第一节 溪堤
第二节 治理南苕溪
第五章 经费与管理
第一节 水利经费
第二节 工程管理
〔附〕水文站
气象站
第九编 工业
第一章 体制
第一节 国营工业
第二节 二轻工业
第三节 乡(镇)、村工业
第四节 部门工业
第五节 户办、联户办工业和私营工业
第二章 门类
第一节 纺织工业
第二节 金属制品工业
第三节 机械、电子工业
第四节 化学工业
第五节 电力工业
第六节 矿采选、冶炼工业
第七节 造纸、印刷工业
第八节 食品、饮料制造业
第九节 缝纫、皮革工业
第十节 竹木加工业
第十一节 建筑材料工业
第十二节 文体用品、工艺美术品工业
第十三节 其他工业
第三章 主要企业及产品
第一节 企业选介
第二节 产品选介
第四章 省、市属工厂
〔附〕上海市协作机械厂
第十编 交通
第一章 公路
第一节 省道
第二节 县道
第三节 乡道
第四节 专用道
第五节 汽车站
第六节 公路养护
第二章 航道
第三章 桥渡古道
第一节 桥梁
第二节 渡口
第三节 古道
第四章 运输
第一节 陆运
第二节 水运
第五章 管理机构
〔附〕重大交通事故
第十一编 邮电
第一章 机构
第一节 驿馆
第二节 邮政局
第三节 电信局
第四节 邮电局
第二章 邮政
第一节 函件、包裹
第二节 汇兑、储蓄
第三节 报刊发行
第四节 分拣、封发
第五节 邮运、投递
〔附〕集邮
第三章 电信
第一节 电报
第二节 电话
第十二编 商业
第一章 体制
第一节 国营商业
第二节 供销合作社商业
第三节 其他集体商业
第四节 私营、个体商业
第五节 联营商业
第二章 农副产品及废品收购
第一节 茶叶、笋干、山核桃
第二节 蚕茧
第三节 竹木薪炭
第四节 家畜禽蛋
第五节 其他土产
第六节 中药材
第七节 废旧物资回收
第三章 生产资料供应
第一节 金属材料
第二节 机电设备
第三节 化建材料
第四节 煤炭、石油
第五节 农用物资
第四章 生活资料供应
第一节 纺织品、百货
第二节 五金、交电
第三节 日用杂货
第四节 副食品
第五节 中西药品
第五章 饮食服务
第一节 饮食业
第二节 服务业
第六章 集市贸易
第一节 集市
第二节 物资交流会
第七章 对外贸易
第一节 经营方式与出口值
第二节 出口商品
第十三编 粮食
第一章 粮食购销
第一节 粮食市场
第二节 统购统销
第三节 饲料供应
第四节 粮食票证和户粮管理
第二章 油脂购销
第一节 收购
第二节 销售
第三章 粮油储运
第一节 仓储
第二节 保管
第三节 调运
第十四编 工商管理第一章 工商行政管理
第一节 工商企业登记
第二节 个体工商户管理
第三节 市场管理
第四节 经济合同
第五节 商标、广告
第二章 物价管理
第一节 物价演变
第二节 定价审价
第三节 商品交换比价
第四节 物价补贴
第三章 计量管理
第一节 度量衡演变
第二节 计量及标准化管理
第十五编 财政·金融第一章 财政
第一节 管理体制
第二节 财政收支
第三节 税收
〔附〕契税
第四节 公债、国库券
第五节 审计监督
第二章 金融
第一节 金融机构
第二节 货币
第三节 存款、贷款
第四节 保险、侨汇、债券
第十六编 城建·环保第一章 城乡建设
第一节 城镇建设
第二节 乡村建设
第三节 房产管理
第四节 白蚁防治
第五节 建筑业管理
第二章 环境保护
第一节 污染
第二节 治理
第十七编 政党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第一节 解放前的组织活动
第二节 县党代表大会
第三节 县委历任领导人
第四节 县委工作机构
第五节 组织建设
第六节 宣传教育
第七节 党纪检查
第八节 统一战线
〔附〕中共临安地委
第二章 民主党派
第一节 中国农工民主党
第二节 中国民主促进会
〔附〕省、市属民主党派组织在临成员
第三章 中国国民党及其他党派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
第二节 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
第三节 中国青年党
第四节 中国民主社会党
第十八编 政权·政协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节 代表选举
第四节 人大常委会及其工作
第二章 人民政府
第一节 机构及领导人
第二节 工作制度
第三节 区、乡(镇)机构
第四节 信访
第五节 外事
〔附〕临安专员公署
第三章 人民政协
第一节 历届政协会议
第二节 政协常委会及其工作
第四章 民国时期县机构
第一节 民国代议机构
第二节 民国县政府
〔附〕浙西行署
第一区专员公署
第五章 清以前县衙
第十九编 群众团体第一章 工人组织
第一节 职业工会
第二节 工会
第二章 农民组织
第一节 农会
第二节 农民协会
第三节 贫下中农协会
第三章 青少年组织
第一节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第二节 中国少年先锋队
第四章 妇女组织
第一节 妇女会
第二节 妇女联合会
第五章 科技界组织
第六章 文艺界组织
第七章 工商业组织
第一节 商会
第二节 工商业联合会
第八章 个体劳动者组织
第二十编 司法
第一章 公安
第一节 镇压反革命
第二节 取缔反动会道门
〔附〕反动会道门组织
第三节 打击刑事犯罪活动
第四节 治安管理
第五节 监所、劳改
第六节 治保组织
第二章 检察
第一节 刑事检察
第二节 经济检察
第三节 法纪检察
第四节 监所检察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
第三章 审判
第一节 审判制度
第二节 刑事审判
第三节 民事审判
第四节 经济审判
第五节 申诉复查
第四章 司法行政
第一节 普及法制宣传
第二节 民事调解
第三节 法律顾问、公证
第四节 解放前司法机构
第二十一编 民政
第一章 拥军优属
第一节 拥军支前
第二节 优待抚恤
第三节 烈士褒扬
第二章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第三章 移民安置
第四章 农村扶贫
第五章 救济救灾
第一节 社会救济
第二节 灾情救济
第三节 收容遣送
第六章 社会福利
第七章 婚姻登记
第八章 革命老区建设
第二十二编 劳动·人事第一章 劳动就业
第二章 职工队伍
第三章 干部队伍
第四章 精简下放
第五章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第六章 工资制度
第一节 工资
第二节 奖金
第七章 职称评定
第八章 安全劳保
第一节 安全生产
第二节 劳动保险
第三节 福利待遇
第九章 退休离休
第二十三编 军事
第一章 建制
第一节 民国时地方武装
第二节 建国后人民武装
第二章 兵役
第一节 民国时兵役制
第二节 建国后兵役制
第三章 民兵
第一节 组织建设
第二节 军事训练
第三节 人民防空
第四节 重要活动
第四章 驻军
第一节 民国时国民党军队
〔附〕驻本县的中统、军统组织
第二节 解放前后人民军队
第五章 兵事
第一节 汉至清代兵事
第二节 民初兵事和抗日战争
第三节 红军、新四军活动
第四节 解放战争、剿匪战斗
〔附〕历代重要战例
第二十四编 教育
第一章 普通教育
第一节 幼儿教育
〔附〕幼儿园选介
第二节 小学教育
〔附〕小学选介
第三节 中学教育
〔附〕中学选介
第二章 专业教育
第一节 师范教育
第二节 职业教育
第三节 电视教育
〔附〕职业学校选介
第三章 成人教育
第一节 农民业余文化教育
第二节 职工业余文化教育
第三节 干部业余文化教育
第四节 函授教育
第五节 自学考试
第六节 代培进修
第四章 勤工俭学
第五章 教学研究与体制改革
第六章 教师队伍
第七章 省、市属学校
第一节 浙江林学院
第二节 其他学校
第二十五编 科技
第一章 科技普及
第一节 普及科学知识
第二节 农林科技辅导
第三节 工业技术革新
第四节 农业区划普查
第五节 农村改灶节能
第六节 实施“星火计划”
第七节 科技情报咨询
第二章 科研成果
第一节 获奖项目
第二节 论文著述
第三节 专利代理
第三章 科技队伍与科研机构
第二十六编 文化
第一章 群众文化
第二章 民间文艺
第一节 民歌
第二节 民间传说
第三节 民间灯彩
第四节 民间器乐
第三章 文艺创作
第四章 戏剧
第一节 剧种
第二节 戏剧团体
第三节 演出场所
第五章 电影放映
第一节 放映
第二节 场地
〔附〕影、视拍摄
第六章 图书
第一节 发行
第二节 藏书阅览
第七章 文物
第一节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节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节 馆藏文物
第八章 档案
第一节 收藏
第二节 利用
第三节 基层档案室
第九章 旅游
第一节 名胜
第二节 设施
第二十七编 新闻
第一章 报刊、通讯
第一节 报纸
第二节 刊物
第三节 通讯社(站)
第二章 广播、电视
第一节 广播
第二节 电视录像
第二十八编 卫生
第一章 医疗设施
第一节 医院
第二节 卫生院
第三节 医疗(保健)室
第四节 个体诊所
〔附〕省属及军队医院
第二章 医疗制度
第一节 公费医疗
第二节 劳保医疗
第三节 合作医疗
第三章 卫生防疫
第一节 传染病防治
第二节 地方病防治
第三节 其他疾病防治
第四节 环境卫生
第五节 食品卫生
第六节 饮水卫生
第四章 妇幼保健
第一节 新法接生
第二节 妇女保健
第三节 儿童保健
第五章 药物生产管理
第一节 生产
第二节 管理
第二十九编 体育
第一章 学校体育
第一节 体育教学
第二节 业余训练
第三节 教研活动
第二章 群众体育
第一节 武术活动
第二节 农民体育
第三节 职工体育
第三章 比赛记录
第一节 竞赛活动
第二节 田径纪录
第四章 队伍与场地
第一节 队伍
第二节 场地
〔附〕承办省级体育比赛
第三十编 人口·民族第一章 人口发展
第一节 历代人口
第二节 建国后人口及普查
第三节 分布流动
第二章 人口构成
第一节 性别比例
第二节 年龄结构
〔附〕百岁老人简介
第三节 婚姻状况
第四节 残疾状况
第五节 文化程度
第六节 职业构成
第七节 民族构成
第八节 姓氏组成
第三章 计划生育
第一节 机构与实施
第二节 晚婚、晚育
第三节 节育、绝育
第四节 优生、优育
第三十一编 风俗第一章 生活习俗
第一节 服装
第二节 饮食
第三节 住宅
第四节 用具
第二章 生产习俗
第一节 田事
第二节 山作
第三节 饲养
第四节 狩猎
第五节 造屋
第三章 岁时习俗
第一节 传统节日
第二节 新增节日
第四章 礼仪习俗
第一节 婚嫁
第二节 生育
第三节 寿庆
第四节 丧葬
第五节 结交
第三十二编 方言
综述
第一章 语音
第一节 声韵调
第二节 单字
第二章 词汇
〔附〕昌北方言
第三章 俚谚
第一节 俚语
第二节 惯用语
第三节 歇后语
第四节 谚语
第三十三编 宗教
第一章 道教
第二章 佛教
〔附〕清末民初寺观
第三章 基督教
第三十四编 人物
第一章 历代名人传记
第二章 革命烈士名录
第三章 全国先进个人名录
〔附〕晚唐至清进士
丛录
文献辑存
著述要目
旧志简介
修志始末
索引
跋语
· 浙江省临安县志 1992版.pdf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