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长寿县志
作者 : 长寿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社 : 四川人民出版社
书籍格式 : PDF
出版时间 : 1997
书籍清晰度 : 清晰版
书籍完整性 : 完整 ·
凡例:
一、本志为长寿县第一代社会主义新方志,是具有时代待色和地方特色的历史资料文献。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指导,遵循实事求是原则,力求达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
二、时限。本志记述时间上限为1911年,下限为1985年,本着详今略古,详近略远的原则,重点记述1949年12月2日长寿解放以后的历史,建置沿革,方域、地名演变,少数工程完工、事件结论和著名人物等有关内容按需要适当上溯或下延。
三、地域。本志记述的空间范围,原则上以1985年长寿县的行政区划为准。
四、体例。本志根据现代社会分工和科学分类的实际,遵循按事业立志横排竖写的原则,采用志、述、记、传、图、表、录等多种体裁,以志为主体,述而不议。全志共计34篇,除总述、大事记、附录等篇外,其余篇下视内容繁简设置章、节、目等层次。
五、文体。本志除古籍引文外,一律采用语体文、记述体,力求严谨、朴实、通俗、简明。除某些姓名、地名、金石文、方言按规定必须用繁体字和异体字外,一律使用简化字。标点符号、数字使用,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部门的规定执行。
六、纪年。年号纪年,加注公元纪年。其中民国纪年除大事记外,为节省文字不加注公元纪年,读者可按民国纪年数加1911年数计算出公元纪年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起,采用公元纪年。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以前月、日采用夏历,1912年起月、日采用公历。
七、称谓。机构、职务、地名等,均按不同时期的实际称谓记述;专用名词首次出现时用全称、其后可用简称;古地名后加注今地名,今地名一律以1991年12月31日为准,以1949年12月2日长寿解放划分为“解放前”和“解放后”。
八、人物。本志遵循生不立传的原则,以原籍为主记载时限内去逝的对长寿县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人物,排列以卒年为序。对有突出贡献的在世人物,以因事系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