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朝鲜通史 上下册》
【作者】: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著;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鲜通史》翻译组译
【出版社】: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时间】:1973
【页数】:1070
目录
第一编 原始社会
第一章 原始公社制社会
第一节 母系氏族社会
第二节 父系氏族社会
第三节 原始公社制社会的艺术和原始宗教
第四节 原始公社制社会的解体
第二编 奴隶社会
第二章 古代朝鲜诸国家
第一节 古朝鲜
第二节 扶余
第三节 辰国
第四节 古代朝鲜的文化
第三章 封建国家——三国的建立
第一节 高句丽国的建立
第三编 封建社会
第二节 百济和新罗国的建立以及六伽倻
第四章 三国的发展,高句丽人民击退隋、唐侵略者的斗争
第一节 高句丽国家的发展
第二节 百济国家的发展
第三节 新罗国家的发展
第四节 高句丽人民击退隋、唐侵略者的斗争
第五章 三国的文化
第一节 科学和技术
第二节 哲学和宗教
第三节 文学、音乐与舞蹈
第四节 建筑与美术
第六章 新罗统一南部国土和渤海国在高句丽故地的建立
第一节 新罗统一百济的全部疆土和高句丽的南部地区(七世纪中叶)
第二节 渤海国在高句丽故地的建立及其初期的发展(七世纪末叶至八世纪初叶)
第一节 新罗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七世纪末叶至九世纪中叶)
第七章 新罗和渤海的发展
第二节 渤海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八世纪中叶至九世纪末叶)
第三节 九世纪后半期新罗农民起义的高涨和泰封国、后百济的分立以及高丽朝的建立
第四节 新罗和渤海的文化
第八章 高丽的统一国土,中央集权制的发展
第一节 高丽推行的统一政策
第二节 渤海王朝的灭亡及其遗民为收复故地的斗争
第三节 高丽统一国土大业的完成
第四节 中央集权制的发展
第九章 993年至1019年高丽人民反对契丹侵略者的斗争
第一节 十世纪末的国内外形势
第二节 契丹侵略军的第一次败退
第三节 契丹侵略军的第二次败退
第四节 契丹侵略军的第三次败退,姜邯赞将军的丰功伟绩
第五节 辽东渤海人反对契丹统治的斗争
第一节 战后生产的发展
第十章 战后生产和文化的发展
第二节 对外贸易的发展
第三节 文化的发展
第十一章 十二世纪后半期的农民大起义
第一节 李资谦的叛乱和妙清的叛乱
第二节 阶级矛盾的尖锐化和武臣的掌权
第三节 1176年至1178年的农民大起义
第四节 1193年至1194年的农民起义
第五节 崔忠献执政时期的农民起义
第十二章 十三世纪高丽人民反对蒙古侵的斗争
第一节 1231年高丽人民反对蒙古侵略的斗争
第二节 高丽人民反对蒙古继续入侵的不屈斗争
第三节 三别抄军的抗战
第一节 高丽人民反对元侵略者的斗争
第十三章 十四世纪高丽人民反对蒙古和其他外来侵略者的斗争
第二节 十四世纪中叶以后的国际形势和辛盹的改革
第三节 倭寇和红头军的入侵及其败退
第四节 科田法的制定和李氏王朝的建立
第十四章 十三至十四世纪的文化
第一节 出版和金属活字的使用
第二节 史书的编纂和文学艺术
第三节 技术的发展
第十五章 十五世纪李朝封建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 中央集权体制的重新整顿
第二节 北方的开拓和对外关系的调整
第三节 中央集权封建体制的加强和人民的处境
第四节 1467年咸镜道的农民战争
第十六章 十五世纪的文化
第一节 文化发展的前提
第二节 社会思想
第三节 训民正音的创制
第四节 科学的发展
第五节 印刷和其他技术的发展
第六节 文学艺术的发展
第七节 十五世纪的学校教育
第十七章 十五世纪末至十六世纪封建中央集权的削弱
第一节 土地兼并的加速
第二节 封建剥削的加重和人民反对封建剥削的斗争
第三节 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夺利
第四节 十六世纪的对外关系
第五节 十六世纪的思想和文化
第十八章 1592年至1598年壬辰卫国战争
第一节 卫国战争的开始,战争初期李舜臣将军指挥下我海军的巨大胜利
第二节 各地义兵的英勇斗争和陆海各战线的胜利
第三节 明军的来援和侵略军的被驱逐
第四节 日本侵略军的再次入侵和被击退
第十九章 1627年及1636年反对女真入侵的斗争和十七世纪中叶以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 战后社会经济状况和我国人民反对女真侵略者的斗争
第二节 十七世纪后半期生产的恢复和商业的发展
第三节 大同法的实施和金属货币在全国的流通
第四节 实学的产生和国语文学的新倾向
第二十章 十八世纪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阶级矛盾的激化
第一节 十八世纪土地所有关系和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第二节 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 阶级矛盾的激化和人民反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斗争
第二十一章 实学的兴盛与十八世纪的文化
第一节 实学兴盛时期的学者及其学术
第二节 实学兴盛期的学者及其进步作用
第三节 十八世纪的儒学
第四节 文学和艺术的发展
第五节 以王廷为中心的编纂事业与奎章阁
第二十二章 十九世纪初中叶资本主义的萌芽,封建制度的危机和农民起义的高涨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萌芽
第二节 封建制度的危机
第三节 1811年至1812年平安道农民战争
第四节 封建剥削的加重和1862年三南农民起义
第五节 大院君的执政及其初期政策
第二十三章 十九世纪初叶和中叶的文化
第一节 十九世纪初叶和中叶的实学
第二节 实学的特征和实学发展的历史意义
第三节 社会思想和科学技术
第四节 文学和艺术
人名译名对照表
地名译名对照表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