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四川 峨边彝族自治县概况》
【作者】:《峨边彝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峨边彝族自治县概况》修订本编写组编写
【出版社】:北京:民族出版社
【时间】:2009
【页数】:280
【ISBN】:9787105086405
第一章 地理环境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地质、地貌
二、山脉、水系
三、气候、土壤
四、自然灾害
第二节 物产资源
一、水能资源
二、矿产资源
三、林业资源
四、动物资源
五、土特产资源
第三节 人口与民族
一、人口
二、汉族
三、彝族
第四节 古迹
一、大堡古城
二、黑岗八阵碉楼
三、万福桥碑
第二章 历史沿革与社会变革
第一节 历代行政区划设置
一、历史沿革
二、历代行政区划设置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前的社会形态
一、黑暗的奴隶社会
二、汉族地区基本面貌
第三节 人民政权的建立
一、峨边解放
二、人民政权的建立
三、开辟民族地区工作
第四节 土地改革与民主改革
一、汉族地区土地改革
二、彝族地区民主改革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改造
第六节 改革开放
一、农村经济改革
二、城市经济改革
三、敞开山门,对外开放
第三章 民族区域自治
第一节 自治地方的建立
第二节 自治机关的建设
一、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建设情况
二、县人民政府建设情况
第三节 少数民族干部的成长
第四节 法制建设
第五节 自治区域的特殊政策
一、靠党和国家的特殊优惠政策,起步创新业
二、实施特殊优惠政策,民族经济大发展
第六节 人民生活
第七节 新型的民族关系
第四章 农业
第一节 农业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峨边农业
二、徘徊不前的峨边农业
三、恢复增长的峨边农业
四、快速增长的峨边农业
第二节 林业
一、林业资源及其分布
二、林业在县域经济中的作用
三、林业发展概况
四、林业发展趋势
第三节 畜牧业
一、畜牧业发展概况
二、畜牧业发展趋势
第四节 水利
一、农灌水利工程
二、人畜饮水工程
三、水土治理工程
四、防洪工程
第五章 工业
第一节 工业概况
第二节 特色工业
一、森林工业
二、木材加工工业
三、电力工业
四、冶金工业
五、建筑建材
六、化工工业
七、农副土特产品加工业
第三节 工业的规模、速度和效益
第四节 乡镇企业
第五节 企业体制改革
一、企业承包经营到股份制的确立
二、企业转制
第六节 工业发展趋势与展望
第六章 交通通信
第一节 交通运输概况
一、公路建设
二、交通发展对县域经济的贡献
第二节 邮电通信
一、邮政通信
二、电信
第七章 财税金融
第一节 财税
第二节 金融保险
一、金融
二、保险
第八章 贸易
第一节 县内贸易
一、商业贸易
二、供销合作商业贸易
第二节 商业、供销及粮食贸易企业改革
第九章 旅游业
第一节 旅游资源
第二节 旅游景区景点
一、黑竹沟景区
二、杜鹃池与“挖黑罗豁”
三、夏家沟风景区
四、五渡穿洞子
五、清溪园林石景
六、大渡河风光
七、团岩景区
八、七仙池
九、老鹰山景观
十、红花溪龙洞
十一、金岩霁雪景观
十二、渔洞河景区
第三节 旅游管理及其规划建设
第十章 社会事业
第一节 教育
一、新旧教育两重天
二、教育优先发展
三、民族教育结硕果
第二节 科学技术
一、科技队伍
二、农业科技
三、工业科技
四、教育卫生科技
第三节 文化艺术
一、文化活动
二、文艺创作
三、民间文学
四、文物管理
五、电影
六、文化市场管理
第四节 新闻出版
第五节 广播电视
第六节 体育
一、设施
二、培训
三、体育赛事
四、民族传统体育
第七节 医疗卫生
一、医疗
二、防疫保健和爱国卫生活动
三、民族传统医药
第八节 社会保障
一、社会保险
二、医疗保险
三、城镇低保
第十一章 环境保护与协调发展
第一节 环境保护
一、环保概述
二、生态环境污染及其治理
第二节 经济、资源、环境、人口之间的协调发展
第三节 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第十二章 城镇建设
第一节 城址变迁
第二节 主要城镇建设
第三节 小城镇建设
一、大堡
二、毛坪
三、黑竹沟镇
四、五渡
五、新林
六、杨村
七、宜坪
八、平等
附录 峨边彝族自治县自治条例
后记
修订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