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灌县胥家乡志》
【作者】:中·共胥家公社党委书记编
【出版社】:
【时间】:1982
【页数】:182
【ISBN】:
第一篇 建置沿革
第一章 乡名考
第二章 建置沿革及疆域
第一节 清朝时期
第二节 民国时期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第二篇 地理
第一章 位置、面积和人口
第二章 地势和土壤
第三章 水系河源
第四章 气候
第五章 物产(动、植物)
第一节 植物
第二节 动物
第六章 自然灾害
第一节 水灾
第二节 风雹灾
第三节 火灾
第四节 虫灾和鼠灾
第七章 大队位置及重要地名
第三篇 政治
上篇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政权机构
第一节 乡政权机构
第二节 乡民代表会
第二章 党政及社团组织
第一节 国民党
第二节 青年党
第三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
第三章 民国时期的政治
第一节 辛亥革命在胥家
第二节 子门事件
第三节 年团冲突
第四节 昆河战争
第五节 抗丁斗争
下篇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的政权建设
第一节 乡政权机构
第二节 乡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群团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
第四篇 农业
第一章 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第二章 民国时期的农业
第一节 农作物的种类和分?情况
第二节 品种和产量
第三节 家庭付业
第四节 民国时期的土地占有情况
第五节 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根源
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农业管理体制
第四章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五章 农业生产的种植情况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粮食作物
第三节 经济作物
第四节 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
第五节 品种的选育和引进
第六节 化学肥料的使用
第七节 植保工作
第八节 农业耕作技术的改章
第六章 林业及多种经营
第一节 林业
第二节 多种经营
第七章 畜牧业(包括兽医)
第一节 家禽家畜的发展
第二节 兽防工作
第八章 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
第一节 胥家地区水利概况
第二节 水利建设
第三节 改土造田
第九章 农机与沼气
第一节 建国三十二年来农机发展情况
第二节 沼气的新建和发展
第十章 对农业的经营管理和农民生活的改善
第一节 对农业的经营管理
第二节 农民生活的改善
第十一章 农业上的先进单位和先进模范
第五篇 财政金融
第一章 商业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商业
第二节 建国后的商业
第三节 胥家供销合作社
第四节 胥家仓库
第五节 胥家食品组
第二章 财政税收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赋税
第二节 建国后的财政税收
第三章 农村金融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农村金融情况
第二节 建国后的农村信用社
第六篇 工交、邮电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手工业
第二章 建国后的社队企业
第义节 水力发电
第二节 农机与修配
第三节 建筑材料
第四节 建筑队
第五节 地?厂
第六节 酿造加工
第七节 供销经理部
第八节 企业办公室
第三章 交通邮电
第一节 公路桥梁
第二节 邮电
第七篇 文化教育
(一)文化部份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文化概况
第一节 灯会
第二节 评书、围鼓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文化概况
第一节 秧歌锣鼓
第二节 电影放映队
第三节 围鼓演唱
第二节 地方医生
第三节 西医药的传入
第四节 瘟疫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后的医药卫生概况
第一节 联合诊所的建立和发展
第二节 卫生防疫
第三节 妇幼保健
第四节 赤脚医生与合作医疗
第三章 计划生育
第九篇 社会风土
第一章 社会救济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慈善事业
第二节 建国后的社会救济事业
第二章 民国时期的社会组织概况
第一节 袍哥组织
第二节 青帮组织
第三节 家族宗祠
第三章 解放前的社会风俗
第一节 宗教情况
第二节 迷信活动
第三节 婚、丧、节日
第四节 场期、庙会
第五节 民国时期的社会恶习
第四章 解放后的社会风尚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婚姻
第三节 丧事
第十篇 人物
第一章 传记
第一节 政治人物
第二节 文教界人物
第三节 医生
第二章 先进人物和百岁老人统计
第一节 出席省、地先进人物统计表
第二节 全社百岁老人姓名年龄统计表
第十一篇 大事年表
编后记